当前位置: 主页 > 资讯

汕头兄妹重仓奇瑞豪赚160亿:一场逆势押注背后的产业洞察与资本智慧

2025-09-26 10:38人气:编辑:西西 来源:互联网

当资本市场对传统车企避而远之时,汕头兄妹王来春、王来胜却以百亿豪赌逆势重仓奇瑞汽车。三年后,随着奇瑞汽车登陆港交所,这场看似冒险的投资浮盈超160亿元,缔造了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经典样本。这对兄妹以精准的产业洞察与前瞻布局,不仅收获了巨额回报,更在新能源汽车浪潮中书写了“实业+资本”双轮驱动的商业传奇。

DM_20250926104328_001.webp

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

百亿逆势押注:低谷时出手,三年浮盈超160亿
2022年2月,在新能源车赛道炙手可热、传统车企备受冷落的背景下,王来春兄妹通过旗下立讯有限以100.54亿元收购奇瑞控股19.88%股权、奇瑞汽车7.87%股权及奇瑞新能源6.24%股权。彼时,奇瑞面临新能源占比不足10%、股权结构复杂等困境,市场对其估值普遍悲观。然而,王来春家族以8.4元/股的低价果断出手,随后又斥资增持,持股比例提升至21.16%。

2025年9月25日,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挂牌上市,首日股价收于31.92港元,较发行价上涨3.8%。按此计算,立讯有限持有的15.96%股权市值飙升至270亿港元,浮盈超160亿元。这场被媒体称为“最牛汽车投资案”的押注,印证了王来春对产业趋势的精准判断。

逆势逻辑:技术沉淀+海外市场,挖掘“被低估的璞玉”
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分析指出,王来春的投资决策基于对奇瑞核心价值的深度洞察:“当时市场聚焦‘讲故事’的新势力,却忽视了奇瑞的技术储备与海外渠道优势。”数据显示,2021年奇瑞出口量达26.9万辆,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18%,连续多年稳居出口榜首。同时,奇瑞在混动技术领域的长期投入,恰逢政策风口与市场需求爆发。

王来春看准了奇瑞“燃油车+新能源”双轮驱动的战略潜力,以及其全球化布局的长期价值。她曾坦言:“投资奇瑞,是出于对其整车制造业务的认可,希望借助这一平台为双方未来发展提供支撑。”这一决策不仅规避了纯电动赛道的技术路线风险,更抓住了发展中国家对混动车型的旺盛需求,展现出“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”的产业智慧。

协同赋能:从财务投资到产业深度绑定
不同于单纯的财务投资,王来春将立讯精密与奇瑞的协同效应发挥到极致。立讯精密作为消费电子代工巨头,通过合作切入汽车零部件领域,与奇瑞签署战略协议,为其供应线束、USB模块等关键组件。2022年双方交易额仅3172万元,而2025年一季度已攀升至5.1亿元。高层深度绑定亦可见一斑:王来春担任奇瑞汽车非执行董事,参与战略决策,推动资源整合。

通过并购德国莱尼等国际企业,立讯精密加速布局汽车线束等核心领域,借助奇瑞的ODM平台拓展全球客户,逐步实现从“果链”向“车链”的转型。张翔评价:“这场投资不仅是资本增值,更是立讯构建汽车零部件Tier1地位的跳板。”

潮汕企业家的产业版图:从打工妹到资本舵手
王来春兄妹的成功并非偶然。王来春从富士康流水线女工起步,创办立讯精密并跻身“果链”巨头,2024年以620亿元财富蝉联潮汕女首富。其投资风格以“精准、果断”著称,此次重仓奇瑞是其产业版图扩张的关键一步。兄妹二人通过立讯有限、立讯投资等平台,构建起横跨消费电子、汽车、通信的制造业帝国,家族成员亦在泰睿智造、立景创新等关联企业担任要职,形成紧密的产业协同网络。

启示:产业资本与实体经济的共生之道
汕头兄妹的案例为资本市场与制造业融合提供了范本:在产业转型期,精准识别被低估的优质资产,通过资本助力与技术协同,可实现多方共赢。奇瑞上市的里程碑,不仅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的加速,也印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的深层逻辑——技术积累、海外扩张与资本赋能缺一不可。

当多数投资者追逐风口时,王来春兄妹却选择深耕产业本质。他们以实业家的眼光投资实业,用资本的力量撬动产业协同,在看似“传统”的赛道中挖掘出黄金机遇。这场豪赚160亿的背后,是潮汕企业家对制造业的坚守,以及对时代浪潮的精准把握。他们的故事启示我们:真正的商业智慧,往往诞生于对产业周期的深刻理解与长期主义的践行。

以上内容包含AI创作

显示全部

收起

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,仅供信息存储。阅读前请先查看【免责声明】,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本文链接:https://m.trustany.com/post/11555.html

相关文章
热门频道
  • 互联网
  • 生活服务
  • 好物攻略
  • 旅游出行
  • 休闲娱乐

访问电脑版 | 返回首页 | 博西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