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5日,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,身着深色正装的孙彦军登上演讲台,台下师生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这位因94版《三国演义》中“刘备”一角家喻户晓的表演艺术家,如今以校长身份开启人生新篇章。从荧幕上的仁德君主到讲台前的教育领航者,孙彦军的跨界转型不仅见证了个人的传奇蜕变,更折射出艺术教育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
从荧幕巅峰到教育深耕:一场跨越二十载的职业转型
孙彦军的名字,与1994年央视版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刘备形象紧密相连。他将刘备的仁德、隐忍与帝王气度演绎得入木三分,“三顾茅庐”的谦逊、“白帝托孤”的悲怆成为影视经典。然而,巅峰之后的演艺之路并非坦途:投资千万的影视项目折戟、车祸重创右腿甚至面临截肢风险……接连的打击让这位演员陷入低谷。但正如刘备在乱世中坚守理想,孙彦军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——2000年,他在东莞塘厦创办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,从台前走向幕后,将艺术追求升华为育人使命。
办学十二年:从“零起点”到“艺工融通”,打造特色职教品牌
“人生不可能事事完满,但要坚定目标。”孙彦军常以这句话勉励学子,也印证了他办学的初心。建校之初,东莞塘厦仅是小镇,孙彦军从零起步,首年便在全国招收450名学生。聘请师资时,他如“刘备三请诸葛亮”般亲力亲为,邀请行业顶尖人才加盟。资金链断裂、合作方撤资等危机中,他抵押房产与师生共渡难关,甚至放言“办不好学校就跳湖”。十二年坚守,学校迁至肇庆德庆,如今占地千余亩,涵盖影视、音乐、艺术设计等35个专业,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高位,位列全国艺术类高职院校前三强。孙彦军提出的“艺工融通、艺文融合”理念,推动艺术与科技、人文交叉融合,培养具备实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“刘备精神”融入教育:实战教学与品格塑造并重
作为校长,孙彦军将多年表演经验转化为教学智慧。他主张“艺术教育既要锤炼技艺,更要涵养情怀”,亲自带队赴横店影视城开展实战教学,让学生在真实剧组中锤炼表演与协作能力。学校开设的“戏剧疗愈工作坊”关注学生心理韧性,传统戏曲现代化课程则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。在开学典礼演讲中,他寄语新生:“用专业素养雕琢艺术人生,以家国情怀照亮前行之路。”这份期待,既是他对艺术教育的理解,也暗含“刘备”角色中“济世安民”的精神延续。
跨界背后的教育哲思:艺术传承需要“薪火相传”
面对记者提问,孙彦军坦言转型初衷:“演员的生命有限,但教育能培育无数新星,让艺术之火永不熄灭。”他透露,学校正推进产教融合项目,与影视剧组、文化企业共建实训基地,毕业生就业率达92%,其中35%进入国家话剧院等国家级院团。谈及挑战,他直言:“职业教育关键在‘职业’二字,要让学生既能看图纸,更能动手实践。”未来,学校计划升级为职业技术大学,拓展国际交流,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艺术人才。
从“皇叔”到校长:角色转换中的不变初心
在校园漫步时,常有学生激动地称呼孙彦军为“刘皇叔”,他总是微笑回应:“现在,我是你们的校长。”这双重身份的融合,恰是他人生轨迹的缩影——褪去荧幕光环,扎根教育沃土,以艺术为纽带,培育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者。正如他在开学典礼上佩戴的校徽与烫金校名所昭示的:从表演艺术家到教育掌舵人,变的是舞台,不变的是对文化的赤诚与坚守。
(来源: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、孙彦军采访实录、公开报道)
以上内容包含AI创作
显示全部
收起
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,仅供信息存储。阅读前请先查看【免责声明】,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本文链接:https://m.trustany.com/post/11552.html